王阳明:为人要正,处事要奇,才能辉煌一生!
2022-12-02 19:00分类: 儒家思想 阅读:
随着时代的变化,世人把“傻”和“善良”等同于近义词,善良似乎蒙上了一种微妙的贬义,成了内心温暖的人受欺负、被轻视的正当理由。于是你开始怀疑自己,甚至羡慕那些有心计、有城府的“聪明”人。
可是,你知道吗?这些人往往只能得意一时,却很难得意一世。所以想要过好这一生,我们又该怎么做呢?其实,五百年前,王阳明就用他的传奇人生给了我们答案:做人要正,处事要奇。《孙子兵法》有云:“凡战者,以正合,以奇胜。”大凡作战,都是以正兵作正面交战,而用奇兵去出奇制胜。明正德十四年,宁王发动了叛乱。当时的王阳明明白,想要挽救水火之中的家国和百姓,不仅需要一身忠骨,还要有出奇制胜的谋略。待行军至丰城时,王阳明忽闻宁王已经起兵造反,在手中兵马粮草皆极为紧缺的情况下,他故意放出朝廷已经派出十六万援兵、兵力远超宁王十万大军的假消息。并且到处散播消息表示宁王身边两大谋臣李士实、张养正已经秘密倒戈朝廷。这一招果然让宁王起了疑心,为王阳明集结兵力腾出了时间。最终,这场史称“宁王之乱”的闹剧,在历史的长河中仅存在了短短一月有余,宁王厉兵秣马十余年的谋反便这样被王阳明终结了。做人要正,但做事要奇。为人端正,会选择做利人利己的事情。光有一腔热血是不能实现目标的,还需要学会随机应变,掌握处事技巧和方法。善良有尺,忍让有度。王阳明是个善人,但是他也非常精明,懂得把握善良的底线。在平定宁王之乱的过程中,王阳明立下汗马功劳,俗话说:“枪打出头鸟,刀砍地头蛇。”很快,佞臣江彬便把王阳明当成了自己的首要打击目标。这位阴鸷的权臣开始密查王阳明,想把他置于死地。但是一番功夫下来,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。王阳明作为普通官员,兢兢业业、清正廉洁,且从不收受贿赂,作风正派,很难挑出他身上有什么毛病。虽然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”,但是碰上江彬这般真小人,即使没有证据,也并不影响他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。于是江彬故意借宁王之乱,污蔑王阳明与宁王有所勾结,自作聪明地派出手下张忠出面质问王阳明:宁王雄踞江西多年,一定有万贯家产吧?王阳明不卑不亢地答道:那是当然。张忠暗中窃喜,以为抓到了王阳明收受贿赂的证据,意味深长地问:那为什么抄其家底,挖出的家产却如此之少?张忠此番行动的背后藏着什么样的目的,王阳明自然是心知肚明,于是他反过来一脸神秘地说:张公公,正好我也想跟您商量个事情。当初擒拿宁王的时候我曾经获寻账本一个,这里面对于宁王贿赂财物的去向全都记得清清楚楚,包括收受贿赂官员的名字,全都有详细的记载,请问您想看看吗?听完,张忠顿时吓得魂飞魄散,因为他和江彬正是宁王贿赂的主要对象,曾经收受过大量不义之财,于是他落荒而逃。为人行正道,弃邪念,处事光明磊落。那么,害你的人自然也无机可乘,正所谓“身正不怕影子斜”。然而,常在河边走,哪有不湿鞋,总会有些恶人鸡蛋里挑骨头,吹毛求疵。平日里那些正派的做事方法,对他们根本没用。唯有一反常态,攻其不备,亮出你的锋芒,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。五百年来,王阳明一直被誉为“圣人”之一,这既是因为他的卓尔不凡,也是因为他的高风亮节。出生书香门第的王阳明,在科举取仕被世人认为是唯一成功标准的年代,面对人生何为第一等事的疑问,王阳明勇敢地发出了“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,或读书学圣贤耳”的呐喊。尽管大家都不理解王阳明的所作所为,但他并没有放弃。他到处求学问道,刻苦钻研,经历二十年的探索,终于悟道成功,开创心学,成为一代心学大师。做人要正,做事要奇,二者相辅相成,才能成就璀璨人生。如果王阳明像普通人一样,读书只为步入仕途,放弃自己做圣贤的理想,最终也不会成为心学大师。人生道路上,你的能力决定你能走得多快;而你的素养,将决定你能走得多远。为人端正,才能不落人口舌,才能稳步向前。做事要奇,要讲究方法。对付恶人,只有出其不意才能取胜;人生方向,只有特立独行才会精彩。
郑重声明: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[声明]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
上一篇:庄子:学会忘记,是一种福气!
下一篇:庄子的九句大实话,井蛙不可以语海,夏虫不可以语冰!
相关推荐